五一假期就快要來了。雖然有些人可以在長假里好好安排充電放松,但也有很多人覺得放長假充滿了無所事事的不適感——放假時在家里晝夜顛倒,卻在假期最后一天緊張得睡不著覺。
怎么上班和放假一樣累|pixabay
當工作暫時消失后,該怎么安排這些空閑的時間呢?在長假里明明已經休息了,卻沒有感覺到放松的愉悅感。趁著長假還沒開始,果殼給你準備了一份好好休息指南,希望你在假期里真正做到“好好休息”。
“會休息”,其實是一種能力
休息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而很多人并不具備好好休息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樹立很多 目標,比如學一門外語,掌握一種樂器,把體脂降到 15% 等,而休息的時候,這些目標往往會轉變為一種 侵入性想法(intrusive thoughts):
“我現在應該去運動的, 最好再學一課英文,實在不行讀本書也 有好處…… ”
圖源: pixabay
我們耗了太多的心神在這些想法上,以至于不能好好享受當下——簡簡單單地躺在沙發上閉目養神。而 當你認為這種休息是浪費時間的時候,它就是無效的休息。
在充滿壓力的環境里,人會傾向于犧牲當下一些短暫的快樂來換取長期目標的成功,傳統心理學也認為更好的自我控制可以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但如今心理學家越來越意識到短暫休息的重要性,它的 重要程度甚至不亞于自我控制。
盡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吃零食這種短暫的休息并不會幫助你實現什么遠大目標,但有助于維持幸福生活。平衡自我控制和短暫休息才是王道。
但如果你就是沒法安心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吃零食咋辦?
不必強人所難,或許這種休閑活動并不適合你。和工作一樣,休息也分為很多種類型,找到適合你的休息類型,你也能更好地放松。
選擇適合自己的休息類型
一篇關于休閑類型和休閑滿意度的研究將休息活動分成了三個類型:
- 積極休息(Active leisure),涉及 身體運動 的項目,例如鍛煉,各種球類運動等
- 被動休息(Passive or sedentary leisure), 不包括身體運動 ,久坐不動的休閑,例如看電視、閱讀或聽音樂
- 社交休息(social leisure),花時間和朋友在一起,例如與朋友吃飯
在選擇細分的活動類型時,注意最好穿插安排不同的活動類型,積極、被動、社交輪流著來。不同休閑類型帶來的休閑滿意度因人而異,在最適合自己的休閑活動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可以提升幸福感、降低壓力。
想找到適合自己的休息活動的話,首先要問問自己, 是不是經常覺得休息是浪費時間的?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無所事事,你是會舒舒服服還是坐立難安?
圖源:pixabay
如果心安理得地享受這段時光,那么被動休息是適合你的,能給你帶來放松。當然,研究發現 過長時間的被動休息并不會繼續帶來更高的幸福感,所以躺在沙發上一整天并不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你覺得被動休息是浪費時間,很難從中獲得快樂,那么單純為休閑而休閑的活動就不太適合你了, 工具性質的休閑(instrumentally-motivated leisure)可能更好一些。
比如,外頭天氣很好,比起搬把椅子到陽臺曬曬太陽,你更喜歡進行一些有用的活動——叫上朋友一起去戶外徒步,后者的活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增進朋友感情,從這種角度來說是一種工具導向的休閑活動。
當然,如果一些朋友覺得假期怎么都是在浪費時間的話,研究者在文獻里給出了終極度假方案: 工作。
圖源:pixabay
假期工作當然是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選擇,但這是 以犧牲長期幸福為代價的,無論是自愿還是被迫,996久了,幸福感都會唰唰下降,壓力直線上升,抑郁、焦慮的風險更大。
實操練習:如何好好休息
認識到休息和工作一樣重要
休息和工作一樣重要,而不是起輔助補充的作用。很多成功學書籍都會寫”休息有助于提高生產力“等等, 盡管休息都被列入成功因素中,卻常常被一筆帶過。
從大腦層面上來說,人休息的時候,注意力相對分散, 大腦的默認網絡就比較活躍,這種活躍和創造力水平相關。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創造力是重要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更好的休息也意味著更高的幸福水平,降低抑郁和焦慮,這是在拼命追求生產效率之外的,對人本身的關注。所以, 先要意識到休息是重要的事情。
圖源:pixabay
刻意休息(Deliberate rest)
在《用心休息》一書中,作者亞歷克斯·索勇-金·龐(Alex Soojung-Kim Pang)提出了“刻意休息”的概念,把休息當成一種需要練習的技能,并且能不斷磨練它。
一些人想拿休息去換產出,但其實更多的工作時間并不一定意味著更高的產出。疲憊感會拖垮工作效率,短暫休息過后反而精力更好。
所以在一天里, 可以像安排工作計劃一樣,安排出休息的時間,甚至可以計劃休息的項目——出去散步半個小時,和好朋友打個15分鐘的電話聊天,拼拼圖半個小時等等的活動。
周末空閑更多,也不應該把它當成僅僅是工作消失的兩天,有意識地讓自己去參與一些讓身體和精神都充滿活力的活動,可以更好地休息。
培養深度愛好
培養一個深度的愛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些愛好可能有體力或心理上的要求,也會耗費大量時間,但能讓你沉浸其中徹底放松。
擁有愛好甚至能降低疾病風險。在一項針對日本人的研究中,相比于沒有愛好的人,有一個愛好的人心血管疾病疾病風險降低了 10%,中風風險降低了 13%,而有多個愛好的人兩類疾病的風險都降低了 20%。
選擇一個新的興趣領域來發展深度愛好,不僅放松,說不定還能帶來一些新的機會,一舉多得。
其他的休息方法
當你也列好計劃,安排好休息活動了,以下也是一些能幫助你更好休息的建議:
好好休息并不容易,但也不是難題,如果在一開始,我們可以記錄下自己的休息活動和后來的心情,之后會慢慢發現自己更喜歡的活動,逐步探索,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Bernecker, K., & Becker, D. (2021). Beyond Self-Control: Mechanisms of Hedonic Goal Pursuit and Its Relevance for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7(4), 627–642.
[2]Shin, K., & You, S. (2013). Leisure Type,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7(2), 53-62. doi:10.1017/prp.2013.6
[4]Pang, Alex Soojung-Kim. Rest: Why you get more done when you work less. Basic Books, 2016.
[6]Deliberate rest: Why you should spend a day a month connecting, learning, and avoiding “urgent” tasks https://blog.rescuetime.com/deliberate-rest/
[7]How to rest well https://psyche.co/guides/how-to-rest-well-and-enjoy-a-more-creative-sustainable-life
[8]瑪麗·伯吉斯,特魯迪·查爾德(2021).《疲勞自救手冊》.后浪丨廣東旅游出版社.
[9]Wang, X., Dong, J. Y., Shirai, K., Yamagishi, K., Kokubo, Y., Saito, I., ... &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based Prospective Study Group. (2021). Having hobbies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based study. Atherosclerosis, 335, 1-7.
作者:小毛巾
編輯:Emeria
如有需要請聯系sns@guokr.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