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決意投身大模型的李開復,正在密集減持知乎和美圖。
4月25日消息,香港聯交所公布了一份李開復減持美圖公司股份的報告。報告顯示,4月17日到21日,李開復合計減持美圖1273.98萬股,總金額約為2945.15萬港元。減持后最新持股數目僅有1025.44萬股,持股比例僅剩0.23%。
這已經不是李開復年內首次減持美圖。1月5、6日,李開復合計減持美圖317.82萬股,總金額約為483.47萬港元。
與此同時,李開復年內還曾三次減持知乎,合計減持509.54萬股,套現1739.7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李開復今年減持知乎、美圖合計套現1.49億元。
這兩家企業,可以稱之為李開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投出最為成功的案例之二。參考招股書披露的早期投資人每股成本,李開復在美圖、知乎上均獲得5倍以上收益。
然而,當新的時代到來,李開復已無心念舊。在完成對上一個世代孵化成果的收割過后,李開復隨即在3月19日于朋友圈高調宣布,自己正在親自籌組中國版ChatGPT公司“Project AI 2.0”,其資金、算力已陸續到位。
李開復隨之發出“英雄帖”,廣招大模型、多模態、AI算法工程與研究等方向的頂級人才,他還附上自己1983年申請卡內基梅隆大學人工智能博士的申請信,表明自己在40年前就相信AI終將改變世界。
事實上,自ChatGPT年初爆火以后,互聯網行業迅速達成共識,AI大模型將成為一次不亞于移動互聯網的歷史性機會。李開復也曾預測,我們已經進入AI 2.0時代,這個時代將誕生比移動互聯網大十倍的平臺機會,所有的應用都會被重寫一遍。
業內甚至將AI大模型戲稱為“互聯網人退休前的最后一戰”。而應對這一場戰役,62歲的李開復已經做好準備。
7年前,李開復已經轉身AI
李開復曾被譽為中國的“創業教父”。2009年,作為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的李開復看到中國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機會,決心辭職創立創新工場,開辟中國風險投資和創業的新模式。
得益于李開復個人的號召力,創新工場的業務迅速發展。在募資端,他迅速從聯想柳傳志、富士康郭臺銘、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等一眾大咖手中籌集到了1500萬美元的資金;與此同時,大量身懷夢想的創業者也紛沓而來。除知乎、美圖外,這段時間創新工場還成功孵化出豌豆莢、墨跡天氣、友盟、點心等明星項目。
轉折發生在2013年,發現自己身患淋巴腫瘤的李開復決心回到中國臺灣專心養病,將創新工場的主要工作交給聯合CEO汪華。李開復離開后,創新工場投資領域多集中在O2O、B2B、游戲、教育等領域,雖也取得過不錯的成就,但更多的還是遺憾。在字節跳動、滴滴等一大批新銳互聯網公司崛起的過程中,創新工場完全失語。
等到兩年后李開復病愈回歸,他面對的已經是一個格局已定,進入下半場的互聯網市場。這對于從事早期風險投資的創新工場來說,幾乎已經沒有機會。在此情況下,李開復決心將投資方向轉至AI、半導體、醫療等硬科技領域。
2016年,李開復多次在公開場合闡述自己的判斷:未來十年,人工智能范疇將呈現最多獨角獸公司。一年之后的2017年1月,創新工場又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工程院,李開復任院長,王詠剛等多位人工智能專家加盟,繼續加強創新工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布局。
進入專業領域的創新工場自此逐漸在公眾視野中隱形,以至于有讀者甚至在李開復投身AI大模型的文章底下評論道:“創新工場這幾年來在干什么?”
事實上,雖然并未投出字節跳動、滴滴這樣的巨頭,但在AI領域,創新工場已經取得一定成就。3月14日舉辦的一次媒體見面會上,李開復透露創新工場已經成功投中曠視、創新奇智、第四范式等10家優秀的AI獨角獸企業。
其中,創新奇智已于2020年初上市,目前市值超過百億;而曠視、第四范式也已啟動IPO進程,此前估值也都超過200億元。
正是因此,在互聯網投資人莊明浩看來,李開復必將成為AI大模型領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他向時代財經表示,一方面,創新工場在AI領域長期保持活躍,他們除了擁有一支投資團隊以外,還一直養著一個規模不小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團隊。
與此同時,科學家創業必然會有很多非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包括產品路徑、商業化、團隊組建、投融資等一系列問題,擅長孵化的創新工場在這方面有著非常多經驗。
而這些,都是其他大廠、投資機構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
“投的不是只會把模型做得最大的公司”
2015年,以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為核心的計算機視覺技術誕生,迄今為止的8年被李開復稱之為AI 1.0時代。這段時間,他成功投資了10家AI獨角獸企業,但李開復覺得并不滿足。
在上述媒體交流會上,他直言道,AI 1.0迅速遇到了瓶頸,大多數行業想利用AI,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來收集和標注數據,而這些數據集和諸多模型各成“孤島”缺乏縱效,不能跨領域使用,缺少像互聯網時代的Windows和Android一樣的規?;芰?,來降低應用開發的門檻,打造完善生態鏈。
“幾年下來,AI 1.0尚未真正實現商業上的成功?!?/p>
而這一切,將在即將到來的AI 2.0時代迎來改變。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大模型依靠超級巨量數據和超級算力,成功克服了上一個世代單領域、多模型的限制。
“如果說AI 1.0是電,那么AI 2.0就是電網。它將引發平臺式的變革,改寫用戶的入口和界面,誕生全新平臺,催生新一代AI 2.0應用的研發和商業化?!?/p>
技術的變革引發李開復投資邏輯的改變。時代財經梳理了近三年創新工場投資的20家AI相關企業后發現,在AI 1.0時代,李開復的投資重點主要集中在AI與某一特定領域的結合,如“AI+醫療”“AI+教育”“AI+金融”“AI+物流”等。
制圖:時代財經
當談到創新工場主要關注三大方向之時,李開復第一點提到的就是AI 2.0的智能應用。其中包括新應用如各行各業的垂類AI助理、元宇宙等,也包括即將被改寫的舊應用,如搜索引擎、內容創造、廣告營銷等。
但在新時代來臨之后,對這些公司的投資已經不能滿足李開復的雄心。在這20家人工智能企業當中,得到李開復著重強調的瀾舟科技和潞晨科技,一個從事輕量化商業大模型開發,另一個致力于降低AI大模型應用成本。
而這正好對應創新工場主要關注的另外兩大方向。其一是AI 2.0平臺,“創新工場看好具有戰略高度的AI 2.0平臺公司,推動AI 2.0的生態循環和良性競爭”。一方面,李開復親自籌組“Project AI 2.0”,試圖打造中國版的ChatGPT。
與此同時,李開復也在強調,“雖然我們現在技術上不如美國,但中國的市場、中國的公司會勝出??紤]到平臺能力很重要,我們要投的不是只會把模型做得最大的公司,而是要把中間層做好?!?/p>
其二是AI基礎設施。在李開復看來,當下大模型算力成本高企,壓縮計算量,以更好的模型運維、管理、訓練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此外,李開復還在推動此前投資的AI 1.0時代企業與AI 2.0時代企業合作。3月15日,創新奇智和瀾舟科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奔赴AI2.0時代,推動AIGC技術在制造和金融等領域商業化落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