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房地產稅近了?
累計頒發不動產權證書7.9億多本,包含15億多條不動產登記信息,在4月25日的全國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會議上,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宣布,我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
這意味著什么?在統一登記信息之后,下一步,還將如何加強信息共享與應用?開征房地產稅還遠嗎?
四級登記信息納入統一平臺
4月25日,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在全國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會議上宣布,我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
2013年3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機構,提出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改革任務。
今年是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實施十周年。十年來,全國累計頒發不動產權證書7.9億多本,全面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經過十年努力,從分散到統一,從城市房屋到農村宅基地,從不動產到自然資源,覆蓋所有國土空間,涵蓋所有不動產物權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全面建立。
自然資源部指出,我國以民法典為統領,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為核心,以實施細則、操作規范、地方性法規等為配套支撐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體系基本成型。
何謂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為核心?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規定:集體土地所有權;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森林、林木所有權;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等,均需依照規定辦理登記。
換言之,各類不動產均需要納入統一登記。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規定,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的信息應當納入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確保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的實時共享。
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與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林業、海洋等部門審批信息、交易信息等應當實時互通共享。國土資源、公安、民政、財政、稅務、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應當加強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互通共享。
按照上述規定,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應當納入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并且實時共享。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局長田文彪表示,國家、省、市、縣四級聯通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平穩運行,不動產登記數據庫覆蓋全國、實時更新,包含15億多條不動產登記信息。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約3000個大廳、40000個登記窗口,每天為40萬群眾和企業提供各類登記服務,累計頒發不動產權證書7.9億多本、不動產登記證明3.6億多份。此外,2000多個市縣同步頒發電子證書證明3.3億多本。一般登記和抵押登記實現5個工作日內辦結,我國不動產登記服務能力和水平穩步提升。
更好維護房產的合法權益
在過去的不動產登記體系中,存在多個明顯“不同”:不同登記部門、不同地區難以互通、房源性質不同等。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房地產信息難以互聯互通。
比如早期我國土地、草原、林木等每一類不動產都有相應的登記體系和證書標準,容易產生管理冗雜、不動產權利糾紛等問題。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很多房產登記工作由于歷史遺留問題,也存在口徑上的差異,各地要形成統一登記,要破除很多難題。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四統一”改革的推進,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積極推動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共解決了1100多萬套房屋辦證問題,惠及2600多萬群眾。
嚴躍進表示,因此,本次全國房產信息實現了互通,這是一項重要突破。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是重大制度性突破,這背后是《物權法》《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制度法規逐步落地、不斷推進的過程。經過十年努力,我國全面實現了不動產統一登記,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開花結果。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單位或者個人違反國家規定,泄露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或者利用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信息進行不正當活動,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有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田文彪表示,下一步要持續提升不動產登記法治化、規范化水平,維護好各類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更加有力地保護產權。
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是企業和群眾最普遍、價值最高的財產,通過不動產統一登記,可以明晰產權,避免企業和群眾權益受損。
“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后,可以更好地對不動產進行登記整合,從而有利于提高不動產交易效率,更好地保障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陳文靜認為,一是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登記質量,降低管理成本;二是減少權屬糾紛,有利于更好地保護不動產權利人合法財產權;三是也有利于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統一部署。
嚴躍進也認為,隨著房地產信息各地互聯互通,各地房地產制度口徑更好統一,也有利于房地產的政策統一調控。
會開征房地產稅嗎?
提到房地產政策統一調控,就不得不提及房地產稅。
陳文靜表示,征收房地產稅的前置條件就包括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和全國聯網,本次自然資源部指出我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也就意味著房地產稅征收的前提條件進一步完善。
田文彪表示,加強登記信息共享、分析和應用,發揮數據效用,更加充分體現登記數據價值。
那么,房地產稅會來嗎?
而在近期,包括原財政部長樓繼偉和原中房集團董事長孟曉蘇都呼吁開征房地產稅,引發多方關注。
近兩年來,隨著賣地收入持續降低,土地財政機制的持續性出現問題,這對地方政府的財政形成了考驗,地方財政體系亟需尋求轉型之路。
對此,樓繼偉稱,房地產稅是最適合作為地方稅的稅種。
不過,與此同時,樓繼偉表示,房地產稅在經濟轉為正常增長后應盡快開展試點,另外,如何估值也是難題。
孟曉蘇表示,不征房產稅對部分百姓不公平。因為即使不征房產稅,但是城市建設與維護資金也需要從老百姓身上出,從哪里出錢呢?從最不該出錢的兩部分人身上出。一是從農民群眾身上出。多年來廉價征地高價賣,用“土地差價”補貼財政,大部分沒有用在農村和農民身上,對農民是一種剝奪;二是讓最后買房的人出。把高價地變成高價房后,讓城市里最后買房的群體承擔了,是他們在為高房價買單,而他們往往是年輕人家庭。這兩部分人其實都是應由政策照顧的低收入群體,反而讓他們替別人出錢,違背了“公平稅負”原則。只有征收房產稅,從房屋持有環節征收,同時減少房屋流轉稅,才能讓“土地財政”逐漸弱化,才能維護農民與城市低收入群體的利益。
孟曉蘇表示,房產稅應當“見房就征”、“見證就退”、“從小產權房起征”;起征時間待樓市再次啟動后就可以開始;另一方面,他呼吁當前應當取消樓市限購,理順市場機制,讓樓市重新恢復活力。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早在今年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之前,我國部分城市已經實現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已經具備了在局部城市征收房地產稅的一定條件。
嚴躍進表示,不動產統一登記后,房地產稅等工作開展會更加順暢和容易。但應該看到,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出發點要更廣,不是簡單的征稅概念,不能簡單理解為要征收房地產稅。
陳文靜表示,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是征收房地產稅的重要基礎,但短期征稅預期不高。
畢竟,從當前房地產市場行情來看,一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雖有所修復,但開發投資、新開工等供給端指標恢復仍顯疲弱,房地產對于宏觀經濟的拖累效應仍在。尤其是4月以來,新房市場活躍度顯不足,重點50城新房周度成交面積較3月周均下降20%左右,購房者置業情緒和預期仍不穩固,短期房地產市場仍需要政策支持,當前并不是進行房地產稅試點的合適時機。
作者:劉德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