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拜登竭力炫耀自己“抓經濟的成就”,但許多美國人都認為“實際感受和數據背道而馳”。
▲4月2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拜登在一場活動上講話。圖/新華社
文 | 陶短房
當地時間4月25日,現年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宣布將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尋求第二個總統任期。他的競選搭檔仍然是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
據美聯社報道,拜登當天發布了一則3分鐘左右的視頻,正式宣布了競選連任的消息。這一天也是他四年前宣布參加2020年大選的日子。
遲到的三分鐘官宣
盡管早在去年11月即美國中期選舉前,包括第一夫人吉爾在內,多位接近拜登的人士就透露了拜登將謀求連選連任的消息。本月稍早,拜登本人也半正式地表示自己會參選。但他仍然不緊不慢地等到完成對愛爾蘭的訪問,并在馬里蘭州私宅度過三天悠閑假期后,才姍姍來遲地宣布了這一并不出人意料的決定。
許多分析家認為,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拜登近期民調支持率低迷,讓他不得不竭力尋找一個最合適契機宣布“再啟程”;其次,美國獨特的選舉規則令現任總統謀求連任相對“賽程有利”,尤其在獲得本黨內候選人提名方面占盡便宜。
此前民主黨內公開參選的2024年總統候選人僅暢銷書作家威廉姆斯和以反疫苗著稱的小肯尼迪兩位,均是很難構成實質性威脅的小眾政治家。這讓拜登團隊相信,有余?!爸\定而后動”,并刻意選擇了拜登4年前宣布參選總統的紀念日,作出主題詞“是時候完成這項工作” 的參選“官宣”。
拜登的官宣是通過事先錄制、發布在網絡社交平臺的3分鐘視頻完成的。在視頻中,他遵循歷屆謀求連選連任的美國在職總統慣例,對自己任期內的“功績”大加渲染,并將“表功”的側重點放在國內問題、尤其對本土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的“大力投資”上。
和慣例不同的是,拜登的“再出發”視頻將極大篇幅留給了抨擊共和黨對手。視頻煞費苦心地閃回著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沖擊美國國會的景象,并將2024年大選中可能出現的共和黨競爭者,包括特朗普、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和佐治亞州共和黨女議員格林的圖片穿插點綴其中,力圖將自己的再參選勾勒為一場關乎美國“個人自由與價值觀”的“道義之戰”。
由于第一步是黨內候選人提名競逐,傳統上,美國總統候選人很少在初選時就亮出針對其他黨候選人的攻擊性底牌。
拜登在宣布參選視頻中不斷呼吁支持者捐款,這倒是契合美國選舉慣例。和歐洲甚至鄰國加拿大不同,美國政黨很大程度上是選舉組織機構,選舉間隙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選舉籌款。
盡管此前有多種猜測和議論,認為拜登選舉團隊將重用包括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執行主任科納爾、常務副主任——民主黨“進步派”干將沃倫的心腹劉煒 (2020年沃倫的競選經理),以及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凱利等新人。
但“再出發”的拜登卻搭了個最保險的班子:副總統候選人仍然是現任副總統哈里斯,競選正副經理分別是白宮高級顧問羅德里格斯和民主黨選務專家富爾克斯,前者不僅與拜登、哈里斯關系密切,且是民主黨內工團派元老的孫女,后者曾在去年中期選舉中輔佐民主黨參議員在關鍵“戰場州”佐治亞州謀求連選連任成功。
拜登在2020年“虎口拔牙”,佐治亞州的勝選被認為是關鍵因素之一,此番挑選富爾克斯擔綱重任,不言自明。
▲資料圖:拜登與哈里斯。圖/新華社
對手的嘲諷和黨內的質疑
毫無懸念,拜登的共和黨對手們立即發動了“群嘲”。
最熟悉他的特朗普對他開涮得更早:拜登“官宣”前一天晚上,他就發表了一份聲明,譏諷拜登“給美國造成的破壞比美國歷史上最爛的5位總統捆一塊還多”。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麥克丹尼爾譏諷拜登“脫離現實”,揚言“我們已經可以為送他下臺團結一致并開啟倒計時了”;宣布2024年參選共和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拉馬斯瓦米則挖苦民主黨讓年逾八旬的拜登參選是“虐待老人”。
甚至民主黨支持者的意見也頗為猶豫不決。拜登“官宣”前一天,民調顯示,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投票給拜登的受訪者中,多達近40%的人表示“2024年不會再投票給拜登”,35%的人表示“如果決選在拜登和特朗普之間舉行,會選擇棄權或投票給第三候選人”;稍早發布的一份民調則顯示,93%的共和黨支持者和52%的民主黨支持者不希望拜登參選。
分析家普遍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拜登仍然決意參選,主要憑借下述“底氣”。
首先,他和民主黨認為特朗普仍能贏得2024年大選共和黨內提名。民調顯示,共和黨支持者中支持特朗普參選者占比高達49%,而不支持者占比僅29%,這意味著特朗普大概率會成為共和黨2024年總統候選人。而拜登則幾乎穩贏特朗普 (去年中期選舉已預演)。
拜登的另一項押寶則是向民主黨內最團結、活躍選民最多最集中的工團派靠攏。為此,他不僅留用工團派相對喜歡的哈里斯作為副總統候選人搭檔,重用工團世家的羅德里格斯擔綱競選經理,還把“官宣”后第一次公開亮相的機會留給工會活動,并在現場喊出“拯救美國的是工會而不是華爾街”這種討好性口號。
目前看,他的這一押寶已取得初步成果:工團派中最激進的政治家桑德斯已宣布放棄參選,轉而全力支持拜登謀求連選連任。
▲2022年8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圖/新華社
拜登的“招黑因素”
拜登的“招黑因素”不但有,而且多。
首先是年齡。2021年第一次就任總統時,拜登就創造了美國就職總統的年齡最高紀錄——78歲,如果連選連任,再就職將滿 82歲,任滿時則是86歲,比此前紀錄保持者里根大了近10歲。
里根雖是美國歷史上最受好評的總統之一,但第二任期末也明顯出現力不從心的跡象,而拜登的“小迷糊”甚至早在第一次當選前就屢屢“露怯”,已讓選民感到擔憂。許多民調受訪者,甚至一些民主黨人坦言,他們之所以不希望拜登參選,最大的顧慮就是年齡。
其次,盡管拜登竭力炫耀自己“抓經濟的成就”,第一任期內的數據也做得很漂亮,但許多美國人都對此心存疑慮,認為“實際感受和數據背道而馳”。
第三,特朗普未必能在共和黨內初選中“出線”,而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不論2024年拜登的共和黨競選對手是德桑蒂斯還是前副總統彭斯,他都會非常吃力。
再就是,許多人相信,新冠疫情這一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讓特朗普爆冷輸掉2020年總統大選,距離2024年11月5日的總統大選投票日還有一年多,此期間隨時可能發生各種“黑天鵝事件”,這些都會給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過程和結果增添變數。
撰稿/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遲道華
校對/ 劉軍
花錢給自己顏值打分,不要讓容貌焦慮掌控了人生 | 新京報快評
高校院長發不雅照,師德失范何以為師?| 新京報快評
以互罵應對嬰兒哭鬧,不是成年人處理問題的方式 | 新京報快評
“99元睡大廳沙發”,關鍵在合規與安全 | 新京報快評
985碩士主動延期畢業,提醒高校該完善學分制了|新京報快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